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,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組織開展“文明中國”主題采訪,由中國文明網(wǎng)聯(lián)合新華網(wǎng)和各地文明網(wǎng)等媒體組成報道組,走進城鄉(xiāng)基層,以主題訪談、騎行直播、采風圖集、故事視頻、記者手記等形式,生動報道和集中反映“文明中國”的時代風采與萬千氣象,助推文明培育、文明實踐、文明創(chuàng)建,為建設中華民族現(xiàn)代文明匯聚精神力量?,F(xiàn)推出系列報道。
愛為爐火心做炭
——訪全國最美志愿者陳實
今年66歲的陳實是湖北省宜昌市金家臺社區(qū)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陳實志愿服務隊的隊長。1983年,陳實因公致殘,康復期間得到好心人照顧,深切感受到殘疾人面臨的困難,也感受到被人關(guān)愛時的溫暖,自此產(chǎn)生了幫助殘疾人的想法。
“文明中國”采訪報道組在宜昌市金家臺社區(qū)采訪。鐘奕 攝
在社會各界好心人的幫助下,受傷康復后的陳實,成為金家臺社區(qū)的殘協(xié)專職委員。他了解到,轄區(qū)內(nèi)共有70多名殘疾人,其中重度殘疾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有30多人。遭遇過不幸的陳實,深深理解殘疾人生活的不易。他經(jīng)常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資助他們,還時常上門幫他們打掃房間。這些年,他完成多位孤寡老人心愿,給36位老人送終,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社區(qū)孝子”。
志愿服務是一場雙向奔赴
陳實接受中國文明網(wǎng)專訪。鐘奕 攝
金家臺社區(qū)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名叫魯作林,因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,陳實經(jīng)常照顧她。每天上下班的時間,她都會等在自家窗前跟陳實打招呼。“有段時間,我出門學習了,老人看不到我,還專門到社區(qū)來問我是不是生病了。我特別感動。”陳實說。“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,我也獲得了很多溫暖。”是這些雙向流動的愛,給了陳實一直堅持下去的力量。
“我一定要把大家給我的溫暖傳遞下去。就是這個信念,讓我堅持了18年。”陳實說。2010年,“陳實熱線”開通,更方便了陳實隨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;每年冬天,陳實志愿服務隊都會開展“這個冬天不再冷”活動,為殘疾人圓新年夢想;“愛心助學土城行”活動連續(xù)9年到土城小學為留守兒童送學習用品和書籍……源源不斷的愛心從陳實志愿服務隊流出,流向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。
一人興善,萬人可激
陳實(左一)帶領志愿者扶殘助殘 受訪者供圖。
“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要想辦法帶動更多志愿者加入到隊伍中來。”陳實說。“宜昌好人”權(quán)春銀,2017年認識陳實,后來便一直跟著他參加各種公益活動。“陳實老師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公益事業(yè)。即使生病了,在病床上他還惦記著服務他人。他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。”權(quán)春銀說。
陳實的精神,感動了很多人,一個人漸漸成了一群人。2005年,陳實志愿服務隊成立,常年義務為社區(qū)居民提供家政服務、心理疏導、矛盾調(diào)解等服務,從幫扶社區(qū)殘疾人逐步發(fā)展到幫扶全市的殘疾人群。如今,陳實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已達到千人,下設“助殘圓夢、愛老敬老、扶貧幫困、愛心助學、環(huán)保公益”五支志愿服務小分隊,平均每年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多場。18年來,陳實志愿服務隊共服務殘疾人、困難人群達4萬多人次,參與志愿者逾萬人。紅馬甲、小紅帽、紅袖標早已融入了城鄉(xiāng)大地、走進了千家萬戶。
他們用愛拼出這座城市的安寧祥和
志愿者在長江邊巡邏。圖片來源:宜昌文明網(wǎng)
在宜昌,像陳實一樣的人,還有很多。
十多年來,宜昌“的士免費接送高考生”志愿活動共出動愛心出租車近6000臺次,總行程200多萬公里,免費接送考生5萬多人次。
王華君“五幫”志愿服務隊先后幫助4000多名農(nóng)民工就業(yè)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銷售農(nóng)產(chǎn)品1280多萬元。
志愿者李年邦成立的“三峽蟻工”已走過第8個年頭,吸引7萬多市民參與,累計撿拾垃圾近千噸,“三峽蟻工”已成為宜昌江段一道亮麗風景。
……
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,宜昌發(fā)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力量,讓更多凡人善舉成為傳遞志愿精神的火種。一抹抹“志愿紅”,拼出了長江之畔這座小城的安寧祥和,可愛的峽江兒女,以愛為爐心做炭打造出這座城市最獨特的文明氣質(zhì)。(采訪報道組:張殊凡)